唐朝士族是如何择婿的?择婿观是如何转变的?

唐朝,中国历史上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唐朝是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之一,声誉远播,与亚欧国家均有往来,唐以后海外多称中国人为“唐人”。接下来知秀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魏晋南北朝士族崛起,士族的影响一直延续到唐朝,女性作为士族当中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对于她们未来夫婿的选择也是十分的慎重。

古代的婚姻,尤其是上层社会的婚姻往往包含着诸多的因素,强强联合,巩固家族利益、提升家族地位、延续家族的兴旺,这些利益在婚姻关系中往往占有很大一部分的比重。

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门阀士族在唐朝的影响力减弱,并且逐渐衰落。而科举制在唐朝得以完善,迸发出勃勃生机,前期以门第为士族择婿的标准也随之改变,后来择婿则更加重视男子在科举当中取得的成绩。

两种择婿观不能割裂来看,它们是有很大的内部连续性,归根结底还是为家族的利益做长远的考虑。

一、唐代士族

士族指名门旺族,是两汉到隋朝的选官的依据,到了唐代科举制逐渐作为选官的重要途径,士族的影响和地位逐渐下降。但是在唐前期士族的仍然是一股强大的政治力量。

1.士族追溯起来甚远

士阶层可追溯至先秦时期,古代的教育为“学在官府”,只有士阶层才能参加国家的教育活动,因此士阶层开始成为代指一些有文化、有技能的人群。

春秋战国时期聚众讲说,各个派别纷纷招揽学生,逐渐形成有影响力的阶层。九品中正制是士阶层形成的标志,南朝时期士阶层因为自身腐朽逐渐衰落。但是士族阶层直到唐朝末期才真正在农民战争中退出历史的舞台。

2.四民之首的士族

士农工商,士阶层是排在第一位的,也是汉代至隋朝的选官标准。作为四民之首的士族身份无比尊贵。即使是在唐代的重视科举制的大背景之下,士族依然可以利用自身的地位和科举制的疏漏获得高于庶族的优待。

女性作为士族中不可缺失的重要组成部分,女性的择婿往往更多的与家族利益休戚相关。

二、士族择婿

1.对自身利益的考虑

士族择婿最重要的是考虑是否对家族有益,男性的家族地位、门第、自身的优异特性以及联姻之后的利益,还有男性的外貌,文学才识以及未来的仕途。

除此之外还要考虑自身的处境。如抚州刺史萧历之女萧氏在十六岁时父母去世,没有钱财安葬父母,就以安葬父母作为要求,如果能够是父母入土为安,愿意嫁之为妻。

自身利益考虑之后还要考虑很多综合的因素。比如魏徽为自己的侄女选择夫婿时,看重夫婿博通五经,孝顺父母,科举进士,遂选择王义方为侄女的夫婿。可见除了看重门第之外这唯一的选择条件之外,还要重视才学以及个人品行。

2.家族联姻

唐朝时多出现与自己表亲联姻,就是表妹与表哥结亲,家族表亲联姻是血缘婚姻的例证。还有另外一种姻亲就是因为妻子早亡,就把妻子的妹妹再嫁过去,这样可以延续家族内部的连结,增强血缘关系的纽带。

士族择婿时还会考虑交情,会将家里未出阁的女儿嫁给与自己交好的同僚,或者同僚的后代。例如温庭筠将女儿嫁给好友段成式之子段安节。

3.士族择婿的不同

士族择婿与皇族最大的相同点就是都是看重门第家族,看重对家族的利益。但是也有很大的不同。

首先士族的子女婚姻当中的政治因素较之于皇族更少,皇族的公主享受皇族的荣宠,当然也承担了一部分皇族的责任,一旦边疆少数民族反叛,而中原不想动武的情况下,会在皇族的公主中选择和亲对象。

而士族子女的选择范围多限于士族子弟,很少有嫁入皇族或者是嫁入边塞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士族的子女选择到心仪对象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士族的子女只消为自己的家族考虑,而皇族的子女更多的要为国家大局考虑。

士族的子女比皇族的公主更受欢迎一些,士族更愿意与士族结成姻亲,而不愿意与皇族结姻。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皇族公主位高无人可以约束,出轨率也高,所以士族与士族的联姻更加的稳妥。

综上可见,士族择婿较皇族范围小,而且更多的是与相同身份的士族结姻。

在古代的另外一个阶层平民,士族择婿与平民也有很大的不同。

士族的择婿范围虽然较皇族小,但是依然较之于平民有很大的自由空间。在唐朝因为科举制的缘故更加的重视才学,女方往往会给男方更多的礼金,而不是向男方索取更多的聘礼。平民没有足够的钱财作为礼金,所以择婿的空间相对较小。

但是平民因为不用考虑过多的政治因素,更多的考虑感情,贫民子女相较于可以选择自己心爱的夫婿。

在古代等级秩序森严的社会关系中,择婿是很有讲究的,各个阶级的择婿观念也有很大的不同。而且前期的择婿观和唐后期的择婿观有很大的不同,从重视门第到重视才学,各个阶级都是如此。

三、择婿观的转变

唐初受到魏晋的影响,官员很大部分出自士族,士族依然是财富的象征,但是后来科举制逐渐占据官员队伍的大半,各个阶层的择婿标准也从重视门第转移到重视才学上,只有有才学的人才是科举的主力军,具有无穷的潜力。

1.重视门第的观念

唐代士族在择婿上大多会在士族内部做选择,拒绝外部的联姻,而在唐初的政坛上存在新旧士族,旧士族排斥与新士族的联姻。

一方面是保存旧士族的地位,通过择婿巩固自身的地位,其次是不想用自己的势力帮助新士族成长壮大。旧士族在考虑门第的同时也会考虑男性的家族是否与自己地位对等,也就是传统的门当户对的观念。

唐初新士族就是除去魏晋旧士族之外的贵族。唐初新士族建国有功逐渐在政治上崭露头角,为了更加巩固自身的地位纷纷与旧士族联姻,甚至不惜花重金买婚,并且以此为荣。太宗修订《氏族志》打压旧士族,但是收效甚微,重视门第择婿观依然在唐初的政局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总之门阀观念在唐初依然强盛,这些观念影响到新旧贵族的择婿观当中。

2.重视个人品质的观念

李白在诗中写道:我悦子容艳,子倾我文章。从中可以看出除了门第观念之外才华在唐代同样占有重要的地位。

唐初宰相李德裕因看重对方德行而愿与路隋结姻亲。才干在择婿标准中也有很大的比重,旧士族家长因看重对方为吏有道,更愿意让之成为自己家族的一员。

随着唐代科举制度的不断完善与发展以及在选官制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士人是否具备进入仕途所必需的科名以及是否具有良好的仕宦前途,也是旧士族择婿时考量的重要因素。

预测男方才华出众,在其科举考试前夕就与之定下姻亲。除了当前所取得的得以进入仕途的科名之外,旧士族在择婿时还重视男方所表现出的良好的仕宦前景。除品行、才华能力、科名与仕宦前途之外,相貌气质也是旧士族择婿时的考量标准之一。

在唐朝前期门第观念是唯一的选胥标准,这继承了魏晋以来的门阀观念,而唐初的科举制正在初创阶段还没有彰显出活力,门第观念在唐初依然强盛,唐中期之后门阀逐渐衰落,科举逐渐兴盛,选择进士作为东床快婿逐渐成为士族的共识。

3.观念转变原因

古代等级森严,士农工商有着严格的等级制度,这是任何人都无法跨越的。但是士族作为中原另外一股势力影响着皇权,太宗颁布《氏族志》遏制旧士族的力量。

通过军功和科举入仕的新贵族地位得到提高。武后继位之后颁布《姓氏录》提高了没有门第支撑的官员地位,新旧贵族之间的阶级限制也逐渐模糊。唐后期对商人的歧视也有所减弱,总而言之在唐代逐渐发展的过程当中等级秩序也在不断地松动和模糊,这是择婿观念转变的原因之一。

其次是科举制的不断完善。

唐初科举制刚刚开始实行,经过不断地完善和发展,科举选择官吏逐渐变得更加合理,许多贫民子弟因为科举走入仕途,步入士族行列,更多的有学之士不断进取,使得士族地位逐渐下降,加之国家重视科举,士族开始把择婿目光投到那些“潜力股”身上。

总之士族择婿观念的转变是随着科举制的发展而逐渐变化的。

士族择婿观念的转变打破了旧士族势力,打破了旧士族的权力垄断,扩大了科举士人入仕的途径,也有利于国家内部团结和统一。

总结

择婿是一件重大的事情,古往今来都是如此,古人对婚姻大事的考虑甚至比如今的人们更严谨。

在唐朝初期存在新旧贵族两股势力,新旧士族在择婿时更多的考虑政治因素、家族门第和自身的利益,一来有利于维护自身的利益,二来加强对权力的垄断。

但是随着科举制的发展,士族择婿观念发生了重大变化,从开始的重门第演变为重视才学,这是国家政策所致,但最重要的原因是科举制的发展。择婿观念的转变,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士族对权力的垄断,使得阶级界限逐渐松动和模糊,增强了阶层的流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