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秀网 > 历史纪事 > 正文

为什么红衣大炮是用泥模而不是铁模?铸造的炮管有什么危险

红衣大炮在明朝末年传入中国,便顺理成章的成为战争的主力。跟过去中国传统的火炮相比,这种从西洋国家传入的武器,射程更远,杀伤力更大。

明朝以后,清朝依然沿用红衣大炮,并且开始大量配备。仅仅是康熙一朝,就制造了900多门火炮,工部下设的火药厂,每年可以生产火药50多万斤。可见当时火炮的普遍使用。

在康熙二十八年制造的61门武成永固大将军红衣大炮,无论是体型、造型,都达到顶峰状态。清朝更是凭借红衣大炮,平定三藩,稳定边疆。

但是,在康熙以后,清朝对于枪炮的研发,便不再这么重视。虽然军队中枪炮数量提高很多,但在研发新武器上,处于停滞状态。

从雍正年间开始,清朝开始提倡弓马射箭。对于火炮的发展来说,这种观念成为一种阻碍。而且,那些顶尖人才,根本不会投身研发新武器,而会埋首于四书五经中,考取功名。

所以,红衣大炮一直处于最初的仿制阶段,并没有特别大的突破。乾隆年间,朝廷曾颁布了《钦定工部则例造火器式》,里面记载了85种火炮,却没有一种是创新的。

到了乾隆以后,很多火炮制造的技术,反而出现失传。到鸦片战争爆发阶段,清朝的火炮技术,基本还停留在西欧16到19世纪的前线滑膛炮。

当时铸造红衣大炮,用的都是非常笨拙的办法。仅仅是在铸造炮管上,清朝就出现了很多问题。首先是冶炼铁水。对于火炮来说,铁水纯度越高,炮管会更坚固。铸造出来的炮弹,也不会坑坑洼洼。可是,清朝没有这个技术。他们沿用的是过去传统技术。

清朝冶炼出来的铁水,无论是铸造炮管,或者炮弹,都含有很多杂质,表面有很多气泡,十分粗糙。这种情况下,极其容易出现炸膛的事故。正常演练都无法进行。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清朝开始在加厚炮管和减少火药上下功夫。这种做法最直接的问题,就会让火炮变得非常笨重,而且威力不会太大。清朝数千斤的巨炮,反倒不如欧洲国家使用的小炮。

当然,清朝也会使用铜来代替铁。但是,铜资源在清朝的时候是非常有限的。更多的时候,它会被用来铸造钱币,而不是火炮。除了冶炼铁水,清朝铸炮技术也非常差。当时使用的都是泥模。

就是用泥巴做成模具,倒入铁水,铸成火炮的各个铸件。泥模的问题在于,泥巴本身不可能是光滑的。倒入铁水冷却后,整个铸件表面就会特别粗糙。而且,清朝又没有对这些铸件,进行更深的加工。尤其是炮膛。

炮膛的精细程度,直接关系到炮弹发射的距离、方向。如果出现失误,造成的后果,可想而知。出现这个情况,说到底还是因为当时对红衣大炮停留在仿制阶段。

对于背后的各种数据、比例,包括每个部件、位置背后的原理,没有更深的研究。所以,清朝当时铸造出来的火炮,很多都成为报废品。

相比之下,到鸦片战争时期的英国。他们铸造火炮,无论是冶炼铁水的纯度,或者是铸炮的方式,都有很大不同。工业革命后的英国,采取铁模铸造。

这种方式铸造出来的炮管,无疑更光滑,发射精度更高。而且,当时英国人已经意识到,对炮管进行深度加工带来的好处。炮兵对位置、方向可以有更好的把控。

除了铸造,在使用上,也有很多不足的地方。红衣大炮在发射的时候,基本没有设立炮架,瞄准器具,以及“炮规”。炮架可以调整火炮方向高低夹角,瞄准器具可以确定发射方向,炮规用来确定火炮高低夹角。

这三点可以帮助一个炮兵更快,更熟练的使用火炮。仅有少数设立炮架的红衣大炮,也都不完善,只能调整高低,不能调整左右。或者用木料制成,用完即坏。

而且,在使用后,也不注重保护。常常是丢在外面,风吹雨淋,也没有维修更换。清朝的时候,很多地方的火炮还是明朝留下的。这种武器,根本就没有办法投入战争。这也是为什么,清朝在鸦片战争的时候,即便占有主场优势,仅在火炮上,也比别人差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