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花500万白银建的房子“居仁堂”为什么1960年被拆了?

1916年夏,因称帝晚节不保的袁世凯在中南海咽气,在其死后,北洋政府为他安排了一场规格盛大的葬礼,安放遗体的棺木就摆在袁世凯生前住处的大厅之中。

袁世凯的住所“居仁堂”,原名“海晏堂”曾是年迈的慈禧居住的地方,也是慈禧接见国外女宾的地方。

北洋政府成立后,中南海被定为行政中心,而“居仁堂”则被定为袁世凯处理日常事务和居住的地方,袁世凯直到去世一直住在“居仁堂”中。

然而,若不是因一段民族屈辱的历史,这栋建筑就根本不会出现在中南海。

1885年,满清朝廷在中海以西为慈禧太后修筑了一座极为奢华的“仪鸾殿”,当作太后每次下朝后修养身心之所。

慈禧对这座豪华美观的宫殿十分满意,所以,每年的大多数时间都来此处休憩。八国联军入侵后,慈禧一行人逃离京城向西逃窜,联军统领瓦德西搬进了“仪鸾殿”。

后来,“仪鸾殿”失火,整座宫殿被焚烧殆尽,耗资数百万两官银的宫殿,竟遭毁于一旦。慈禧返京后,命人在废墟上模仿俄国使馆的装潢重建了一座具有外国风格的宫殿,将宫殿重新命名为“海晏堂”,耗资500余万两白银,建起了一座与原“仪銮殿”规模相当的建筑。

这一年正逢慈禧的70大寿,清宫珍藏的《重建仪鸾殿设计全图》见证了这段历史。

这座洋楼分南前北后两个楼体,中间用上下两层的走廊相连。洋楼的顶部、窗框外,均有欧化的雕花装饰。窗棂,或镶以彩色玻璃,或饰以西式花卉。原来仪銮殿的围墙,此刻成了洋楼的院墙,只是南面、东面和仿俄馆后北面的门,改为洋式花门。

那么,慈禧为何修建一座充满异国特色的寝宫呢?

其实,并不是慈禧在怀念被焚毁的圆明园,而是她在追忆早年的青春年华。慈禧太后在最初入宫时就居住在圆明园,在这座享誉盛名的皇家园林中留下无数关于青春的记忆。从得到皇帝宠幸,到产下皇子,到晋升为妃子,慈禧在圆明园中度过了女人最美好的年华。

就在海晏堂即将竣工之际,袁世凯时任北洋大臣,替独揽朝政的老太后守卫京城。此时的袁世凯并未想到,自己有朝一日能成为海晏堂的主人。满清覆灭后,袁世凯将海晏堂从里到外重新翻修,并将之更名为居仁堂,随后从陆军部搬了进来。

袁世凯的女儿在回忆录中详细描述了居仁堂的结构:

父亲在楼下东侧的一间大屋子里办公,一楼西侧的屋子则是他平日接见客人、召开会议以及吃饭的地方。家人在居仁堂的住处通通由父亲安排,父亲住在二楼东侧的卧室中,由于,父亲最喜欢我和二姐,所以,他准许我们住在二楼西侧的卧室中。

每日清晨,袁世凯的子女都会前往居仁堂中向父亲问安,程序化的问袁世凯“是否吃得好睡得香”,袁世凯也会向子女们提出一些问题。例如:最近有什么打算,要用功学习之类的教诲,最后,袁世凯会以一声“去吧”收尾,儿女们则躬身离开。

在接见客人的时候,袁世凯会按来者的地位和与自己的关系来确定待遇。寻常的客人袁世凯都会安排其等候在前院,倘若客人的身份较为特殊,则会安排在其他场所接见。张作霖在当北洋政府二十七师师长时,从东北前往京城面见袁世凯。

其实,按照张作霖的地位和与袁世凯的关系来看,张作霖只能被安排在居仁堂前院,但是,袁世凯为了表现出对张大帅的重视,破格允许张作霖前往办公室见面。并且,袁世凯的办公室中有许多宝贝,在多宝格中还有一个装着四块纯金表的丝绒盒。

张作霖在与袁世凯谈话时,眼神总是时不时瞄向丝绒盒,袁世凯觉得张作霖喜欢金表,当即就表示将金表作为礼物送给张作霖,还在张作霖走后嘲笑他“没见过世面”。

1915年年末,袁世凯在居仁堂中称帝,全国各界一片骂声。次年,袁世凯在居仁堂过世,临终前徐世昌问袁世凯:“还有什么未了结的心愿?”此时,处于弥留之际的袁世凯嘴里模模糊糊的发出“黎”的声音,徐世昌明白袁世凯指派黎元洪作为继位者。

随即,徐世昌嘱托袁世凯放心,袁世凯这才咽气。徐世昌与袁世凯两人相交多年,虽说,因袁世凯称帝二人之间的友谊出现了裂痕,但是,徐世昌还是妥善安排袁世凯的葬礼,送了老朋友一程。袁世凯过世后,居仁堂则被空了出来。

后来,北洋政府的多位领导人及其家眷子女都曾在居仁堂居住过。抗战胜利时,居仁堂成了民国政府李宗仁的办公室,后来在“华北剿总”成立时又辗转成为傅作义的指挥所,整个民国时期许多重要命令都是从居仁堂传出的。

1949年后,中央军委曾将“居仁堂”作为临时办公处,后来又成了中央书记的住处。据在居仁堂工作过的老人说,居仁堂曾在主席的安排下召开过国务会议,还举办过新年晚会。1960年,充满故事的居仁堂被规划为危房,最终,被拆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