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秀网 > 国学文化 > 正文

《红楼梦》中的智通寺里的龙钟老僧,代表着谁?

《红楼梦》中的智通寺里的龙钟老僧,代表着谁?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知秀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书中第二回里,作者写了一座智通寺。寺里有一个眼花耳背的老僧。

贾雨村被罢官后,就在此处邂逅了此人。

只可惜此时的贾雨村,还没了悟,看不出来这位高人,是何来历。

咱们再回看,第一回里作者开篇,就是从一僧一道偶遇顽石,开始的讲述。

那么日夜嘶鸣急于入世,拜托一僧一道想去富贵乡里走一走的顽石,又是代表的哪些人?

我想这其中,一定就有贾雨村。

当初郁郁不得志的贾雨村,蛰伏在葫芦寺时,也是如同那块顽石一样无限自负,急于入世,想要去领略一下富贵之地的繁华。

在甄士隐的帮助下,进京赶考,一考即中的贾雨村,应该说还是比较有能力的。

但是,上任后不知道他脑子里哪根弦又出了问题,竟然出现了贪腐劣迹。

被参一本后,没有任何背景资历的贾雨村,第一次履职,很快就这么全剧终。

那时的贾雨村,还是比较能看的开,如同戏文里唱的:“不做高官不理事,不吃俸禄不担惊”。并没因丢了官失落,反而,无官一身轻。

从此远离公文琐事,担风袖月,游山览胜的贾雨村,在机缘巧合之下,就做了林黛玉的老师。

因黛玉身体虚弱,平时课并不多。贾雨村就在闲暇时,经常到郊外游玩。

这日,走着走着就到了一座“墙垣破败”的寺庙门口。只见门额上题着“智通寺”三个大字。门两旁又挂着一副破旧的对联。曰:

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

贾雨村看了,心中暗想,这看似浅显的对子,“其意则深”。往日游过那么多名山大川,倒也不曾见过这样的话头,“想必这也是哪个翻过筋斗来的,亦未可知。”想着想着,就步入了庙内。

走进庙内的贾雨村,看到了一位“龙钟老僧在那里煮粥。”

原文中说,贾雨村见了这位老僧,并不介意,就随便问了他几句话。老僧“即聋且昏,齿落舌钝,所问非所答。”贾雨村便又不耐烦的走了出来。因此,也错失了与高人交流的机会。

有关龙钟一词的诗句比较多,咱们先来看宋代·梅尧臣的《寄马御史》诗:“却顾旧埒老病马,尘沙历尽空龙钟。”

其实生活中,谁又不是有眼不识泰山的贾雨村!都会因年轻自负,与很多高人失之交臂。

认为自己就是“齐天大圣”,不愿意从“弼马温”干起。直到被社会鞭打后,才发现自己竟渺如一粒沙尘。

这个“龙钟老僧”,有可能就是指的顺治皇帝的师傅。也有可能就是顺治本人。

也不排除,就是另一个曾“翻过筋头”的贾雨村。如今看破了红尘,栖身于此。

大家看看那个封建社会,成了什么样子?连皇帝都看破红尘,出家做了和尚。

因此,那个时期,成为出家人,就是很多人的毕生追求。

我想曹雪芹,在写这个章节时,也会因无力改变很多现实问题而愤慨。

脂砚斋在“智通寺”三字后边的批语是:“谁为智者,谁又能通?”

另一句批语则是在,“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的对联之后,曰:先为宁、荣诸人当头一喝,却是为余一喝。

作者无疑在借智通寺,对世人作当头棒喝。

贾雨村就是《红楼梦》里作者用来编织各种关系网的一条主线。

同时也是作者用来查阅世事的一双眼睛,所到之处皆记录在案。

从智通寺出来的贾雨村,转身就进了市井之中的小酒馆,在这里偶遇了旧友冷子兴,从此又开始了,又一轮的宦海沉浮。

有人说贾雨村是个野心家,也有人说是封建社会那个大环境,改变裹挟了贾雨村,谁又能说得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