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贾政为什么会放任贾宝玉题额?
《红楼梦》贾政为什么会放任贾宝玉题额?正所谓每一件事背后自有因果,贾政之所以这么做主要有3个原因,今天知秀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一起看看吧。
贾政是荣国府次子,按说注定被边缘。不想父亲贾代善死后,贾政侥幸获得了世袭资格,与哥哥贾赦分袭荣国公世袭,成为荣国府的当家人。这个之前多有解读不多赘述。
贾政既然是荣国府的当家人,必然为贾家未来发展绸缪。与宁国府和贾赦不同,贾政继续执行祖父荣国公的弃武从文方针,子弟读书走科举之路,并大力支持学塾教育。
他自己三个儿子一个孙子,贾珠、贾宝玉、贾环和贾兰都是从小读书,尽管贾宝玉不好学却也有所长,尤其在“题对诗词”方面,展现出不凡的能力,被贾代儒评为颇有歪才。
古人学习与现代不同,科举之途固然被称为“正路”,但千军万马闯独木桥出了名的难。像贾家这种世袭贵族之家,尤其贾宝玉还是贾政和荣国府的第四代继承人,他就算不走科举也不影响社会地位。
贾政也不过是从五品的工部员外郎。但作为荣国府的当家人,他与贾赦一起继承荣国公世袭一等爵,相当于侯爵,又是贤德妃父亲,皇亲国戚的国丈,谁敢拿他当从五品的工部员外郎来看。
就像一个王爷当了七品的知县,也不能就以知县对待他是一个道理。贾家贵族出身与普通朝廷官员的最大区别,是他们的社会地位是以出身论,而不是职位。
贾宝玉并不是科举之才,贾政早已看得明白。但他若真像贾代儒所说在“诗词题对”方面有所建树,做一个名扬天下的“文人”,也是贾家光宗耀祖的大事,更是意外之喜。
贾政送贾元春进宫为妃,培养子孙科举仕途,目的明确就是为了中兴贾家光宗耀祖。这在第三十三回他打贾宝玉被贾母质问时一清二楚。“你说教训儿子是光宗耀祖,当初你父亲怎么教训你来!”
所以,贾政“试才”贾宝玉是真,而且经过这次“试才题对额”,贾政之后对贾宝玉读书之事基本不再干预,等到他外放三年回来更是对贾宝玉的诗才非常认可和得意,经常带着他参加聚会清谈。
曹雪芹用“试才”二字,确实是贾政对贾宝玉的一次考核,贾宝玉也合格顺利通过考核。这是其一。
其二,《红楼梦》开篇有两件事最值得注意。一个是贾政送贾元春进宫为妃。一个是京营节度使王子腾升任九省统制。
元春进宫代表贾家对皇帝示好,此时的皇帝刚取代太上皇登基。
王子腾升任九省统制则不简单。皆因上一代京营节度使是宁国府贾代化,贾代化是宁国公的儿子,就预示“京营”一直掌握在贾家手里。
京营是“拱卫京师三大营”的统称,不提来源只说作用是护卫京师和皇帝的安全部队。掌握京营就掌控了京城和皇帝。可见重要。
贾家一直把持京营,到了第三代不方便再执掌,便培养四大家族王家的王子腾接班,实际上是左手倒右手。
谁想新皇帝一登基就把京营收了回去,贾家至此被“踢出”了权力中心。
王子腾升任九省统制,代表皇帝对贾家的不信任。
一方面元春进宫代表贾家向皇帝示好,一方面皇帝又表现出对他们不信任。这就是双方的矛盾。
贾家操办元春省亲,大观园内的匾额题对都由贾宝玉题写,多少都有贾政借机表现贾家第四代专注文化而非武功,有让皇帝“放心”之意图。算是为臣子韬光养晦。
其三,贾宝玉是贾元春的幼弟,年纪相差十岁不止。贾宝玉儿时是姐姐元春带大。
贾宝玉启蒙是贾元春,从小就教授他识了几千字。如今学有所长展示给姐姐看看,也算汇报学习成果。让元春开心。
贾元春对父亲把他送进宫里一直耿耿于怀。省亲回来当晚还抱怨:“当日既送我到那不得见人的去处,好容易今日回家娘儿们一会,不说说笑笑,反倒哭起来。一会子我去了,又不知多早晚才来!”
贾政借贾宝玉题对额表达对女儿的内疚、示好之情,也算封建大家长难得的柔软。
基于以上三点,贾政才会试才贾宝玉,让他给大观园各处“题对额”,并从善如流一一选用。整回内容包含了一位封建贵族家主、臣子和父亲的三重立场,需要多加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