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秀网 > 历史纪事 > 正文

老北京排洪那些事,哪些路容易积水?

明清北京城西半部曾有二条泄洪河,在缺乏干道下水道的年代里,每到雨季,通过这两道南北走向的泄洪河,把大量城市雨水往南排入护城河,再通过三里河和南沟排到外城南护城河。统称大明壕,清代称东、西沟。

一条是北起西直门内大街,南至今佟麟阁路的西沟,沟水从南城根的今新华社迤西下水关,汇入宣武门外护城河。另一条是今新华街至和平门内的东沟,沟水由宣武门迤东的白石桥下水关进入护城河。

那时,东、西沟水最深处可以没人,游人乘舟可以从白塔寺到宣武门。沟水两边有45度的斜堤,旁边才是行人走车的道路。

为方便行人东西出行,在东、西沟主要大街和胡同处,架设桥梁,位于西沟上的有红桥、马市桥、太平桥、石驸马桥等,位于东沟东西绒线胡同之间有板桥。

东、西沟虽然能泄雨水,但是遇到特大雨时,京城也难免一片汪洋。据《明实录》记载:万历三十五年闰六月,京师遭水灾,造成了“九衢平路成江”,长安街竟达到“水深五尺”。

早年东、西沟附近都有许多洼地,常年积存雨水,因此附近地名胡同叫:中臭水塘、大川淀、兵部洼、后水泡子、前后泥洼、二龙坑、沟头等。北京城内原来还有很多的水坑,也就是洼地。在西城和东城尤其多,这些洼地后来都填平了。旧日这些水坑的蓄洪作用不可小觑,别小瞧了这些洼地,暴雨后,也能积存很多周围的洪水,如西城

赵登禹路,原名北沟沿大街,北起西直门内大街,南至阜成门内大街,后改名白塔寺东街。元代曾是大都金水河的故道。由和义门、引护城河水东流,经小河漕东流入太液池。明代称大明壕,清代称西河沿,是为京城重要排水的防洪措施。明清两代,在北沟沿南口与阜成门内大街交汇处有一座石桥,称马市桥,石桥以东有马市、骆驼市、羊市、牲畜贸易曾兴旺一时。民国初年,改为暗沟,民国十年(1921年)始辟筑成路,仍沿用北沟沿之名,抗战胜利后1946年,根据北平市长何思源命令,为纪念1937年7月牺牲的抗日英雄赵登禹,北沟沿大街更名为赵登禹路。

太平桥大街,原名西沟沿大街,明代为河道,称大明壕,又称河漕,清代称西沟沿,北起阜成门内大街接北沟沿,南至二龙路街南的闹市口。清乾隆年间绘制的《京师全图》对此处标注为“沟沿”。民国十年(1921年)至民国十九年(1930年)河道改为暗河,辟建成路,称沟沿大街。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以后,为纪念抗日爱国将领佟麟阁和赵登禹,将辟才胡同以北的沟沿大街命名为赵登禹路,将二龙路南口以南的沟沿大街命名为佟麟阁路,中段分别称鸭子庙、太平桥、西京畿道统一称太平桥大街。明清年间,在西沟沿上架设太平桥,其位置就在今辟才胡同西口外。

佟麟阁路,原名南河沿大街,明代称大明壕,因位于皇城西部,沟边道路清时称西沟沿。是明清北京城内重要的排水沟。

佟麟阁路命名之初,还包括今复兴门内大街以北至今新京畿道西口的一段。后来把这一段并入了太平桥大街。佟麟阁街因其在民族文化宫南侧,1971年曾改名为民族宫南街。1984年恢复今名。

元大都时期,这条路所在位置紧邻大都城墙,是一条与护城河以及城内三海相贯通的人工河道,名为金水河。明朝以后,金水河上游河道淤塞,截断了上游来水,另一方面北京城墙南移,将路纳入城市范围以内,于是金水河从一条人工河演变为露天城市下水道,被人们称为“大明壕”,大明壕北起西直门内,南抵宣武门,纵贯北京内城。市民沿大明壕聚居,沿大明壕形成了一条纵贯北京南北的道路,其中最南端一段名为南河沿大街。

中华民国初年,北洋政府的京城市政公所提出针对大明壕的《筹划改筑大明濠方案》,准备对其进行治理,1921年治理工程开工,工程利用拆除北京皇城城墙产生的城砖,修葺大明壕,将其改造为暗沟,其上铺设马路。1930年治理工程竣工,整条大明壕改名为河沿大街,被评定为一等乙类道路,其南段仍然被习惯地叫做南河沿大街。

1945年经冯玉祥提议,北平市市长何思源签发“北平市政府户字第59号训令”将南河沿大街、北河沿大街、铁狮子胡同分别改名为佟麟阁路、赵登禹路和张自忠路,以示对抗日英雄的纪念。文化大革命爆发后,佟麟阁路的名称被革命化,改为“四新路”。文革结束后改回现名。

民国以后,把大明壕明沟改成了暗沟,用皇城墙的大城砖,给大明沟砌上了暗沟。变成暗沟后,沟的断面面积显然变小。原来的明沟有斜坡和沟底,变成暗沟后,不可能保留原来水道的形状,改成筒子形,或圆形和方形。这种暗沟的排水能力不如原来排水能力强。

原来的南、北新华街,也就是现在在新华门与和平门的位置,明清也有一排水渠道。后来改成暗沟,变成马路。

原来皇城东侧有条御河,是皇城的护城河,也是泄洪河,从北河沿往南至前门东侧水关排出城外。三十年代改成暗河,铺设南北河沿和正义路大街。

通惠河以前也叫大通河,在元代的时候,一直是漕运的主要河道,西端在前门外。当时漕运的船只从通州可以一直开到什刹海。到了明代,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城里从广渠门歪大通桥以内,不再能够通船,但是排洪的功能还有,一下雨,大雨就通过这个渠道排洪,这个渠道,到了民国后,也改成了暗沟。

在“清末北京市地下排水系统图”上面标满了密密麻麻的红线,红线代表过去排水的沟渠,主要的街道两侧都有排水设施,有些是明的,有些是暗的,这说明当时的人们已经考虑到了排水的重要性。

现在北京火车站的位置,有一条河叫“泡子河”,在元代是一条重要的河流,后来被填平修了北京火车站。

现在北京天坛东边的龙潭湖一带,还保留一些水坑,只是面积小多了。在先农坛西边,陶然亭公园附近,还有一些。先农坛从西边一直到北边,过去是窑厂,烧窑的时候要挖土,挖土后就形成坑坑洼洼,下雨后变成了一个个水泊子,解放后建起龙潭湖公园,已经失去了排洪左右。

原来北京旧城外的朝阳门外、东直门外地区,水坑也很多。这些水坑尽管影响市容,但是有蓄洪的作用。下雨后洪水可以临时汇集到这里,现在大部分都填平了。

北京原来内外城都有护城河,这些护城河在历史上除了防卫的作用外,就是排洪的功能,新中国成立后,北京内城的护城河包括宣武门、西直门、复兴门、阜成门等位置的西护城河和东护城河,基本上都变成暗沟。变成暗沟后,暗沟的断面大小不得而知,但是肯定没有露天护城河的排水功能强。把明沟变成暗沟,除了断面面积减少,还面临如何疏浚的问题,时间一长,生活垃圾和泥沙就会淤塞,影响排洪的能力。

过去在清朝、明朝甚至是元朝的时候,中央政府对北京城这些暗沟都会定期的疏通拓展,一般都是在下大雨之前,目的是提高暗沟的排水功能。比如史上记载南城的烂漫胡同,原来是一条水沟,是东护城河的一段。明清的时候政府常常会定期来这里淘挖水沟,以便排洪。

因为平常很多生活垃圾都会排到河里,所以在淘挖的时候,臭气熏天。这在史书上都有明确记载。

雍正七年,将外城何家庄至左安门水关一千二百余丈的明沟拓宽挖深,提高排水能力。乾隆二十七年,将东西钱粮胡同暗沟改砌砖沟,又将皇城西安门内甬路南北两侧的排水沟,部分用砖砌修,并与旧沟连接,以利于皇城西部的排水。

护城河是北京城内一个重要的排水通道,六、七十年代修建了二环路地铁,对这些护城河也造成比较严重的干扰。

七十年代北京修建了没有红绿灯的二环路,九十年代初打通二厢(左安门东厢和菜户营西厢)后全线贯通。八、九十年代修建城市快速路三环路,使北京的城市交通变得更加快捷。在二环路和三环路上修建了几十座立交桥,各式各样,北京成为世界立交桥博物馆了。北京立交桥都设有排水设施,但设计能力都很低,据说都是根据前苏联20年一遇标准设计的,有的立交桥由于受施工条件影响,几乎没有设计标准。因此,每逢暴雨,只要下十分钟,立交桥下立刻积水,例如玉泉营北桥。

2012年7月21日北京城经历一次60年不遇的暴雨,考验了北京城的排水能力。

在二环路内的内城,基本没有积水,瞬间暴雨都迅速排出,东西长安街、平安大街、两广大街,东四西四鼓楼前,路面基本没有积水。特别是北京皇城、紫禁城内的排水设施非常先进,那场大雨在故宫内根本看不到积水坑。

但是,二、三环路立交桥下可就了大麻烦,80%立交桥因为大量积水而主路断绝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