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真的是亡于嘉靖吗 嘉靖皇帝是昏君还是明君
对明代嘉靖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知秀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嘉靖到底是昏君还是明主,明始亡于嘉靖的说法有没有道理?
明代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个很有争议的朝代,嘉靖则又是明代历代帝王中饱含争议的一位。史书上的他昏庸无道,弄权误国,以至于有“明始亡于嘉靖”的说法;电视剧《大明王朝1566》中的嘉靖又彰显谋略,多智近妖,极富个人魅力。
哪个才是真实的嘉靖?他到底是一位怎样的皇帝?
嘉靖皇帝,朱厚熜,宪宗朱见深的孙子,按理来说皇帝的位置轮不到他来坐,只是他的前任皇帝武宗朱厚照突然驾崩,没有子嗣,内阁首辅杨廷和按照祖训找了一大圈子,最终才找到朱厚熜这来。
作为武宗的接班人,朱厚熜的性格截然不同,相比于前任的骄横,朱厚熜比较阴柔和狠辣。朱厚熜的智商和玩弄权力的能力毋庸置疑,作为新继任的皇帝,朱厚熜的根基并不稳固,但他在继任之初就敢于同朝臣展开礼仪之争并取得胜利,还将一手扶持自己的杨廷和赶了出去。尽管后期二十年没有上朝,但嘉靖始终把持着大权,将无数名臣玩弄于股掌之间。不上朝而知天下事,不出宫而掌天下权,三言两语就将群臣们玩得团团转,看似撒手不管,内阁的运转却全都在他的手心上。
正是由于这些,很多人认为嘉靖并非昏君庸主,而是一位颇有能力、很有建树的明主,他只是看似无道,实际上对明代贡献很大。
如果站在嘉靖的立场上,而且是只站在他这一代皇帝的立场上,嘉靖并非是一位庸主,因为他将皇权应用到了极致,成为了那个站在顶端凝视着芸芸众生的人。
可是,这只是站在嘉靖个人立场上得出的结论,不说站在天下百姓的立场,即便从他后世的皇帝的角度来看,嘉靖都绝不能算是一位明主。
尽管嘉靖是一个政治天才,但他所做的一切的出发点,都是为了一己私欲。严嵩和严世蕃是嘉靖一朝的大奸大恶,然而二严之于嘉靖,仿佛和珅之于乾隆,他们搜刮的民脂民膏,一部分到了自己腰包,一部分到了嘉靖的腰包,剩余的才入了国库。
嘉靖皇帝曾怒斥二严,说他们可以中饱私囊,但不能动摇国本,挖大明天下的根基,可是挖老朱家根的,正是他自己。
嘉靖新政搞了几年无疾而终,然后就开始修道,追求长生不老,天上的事孜孜不倦,地上的财富他也不愿意放弃,数十年间,明代的官僚体系腐烂到了几点,贪污腐败已经成为了一种官场上的“艺术”。贪得多,才说明能力强。而且,每一位贪官都振振有词,说没有自己,天下就要完蛋。
没有他们,明代会不会在嘉靖一朝就灭亡我们无从知晓,但可以肯定的是,有了他们,明代彻底滑向了深渊。嘉靖执政前期,朝廷的财政就已经赤字,这件事情贻害很深,以至于万历皇帝继位时已经不得不改革。
嘉靖皇帝和群臣们剥削的钱财都去哪了?
群臣们的中饱私囊了,嘉靖的则用于他奢侈而浪费的宫殿修建上了。嘉靖皇帝喜欢修道,但他没学会道家的清心寡欲,倒学会了盖宫殿。
“世宗中年,边供费繁,加以土木、祷祀,月无虚日,帑藏匮竭。司农百计生财,甚至变卖寺田,收赎军罪,犹不能给。二十九年,俺犯京师,增兵设戍,饷额过倍。三十年,京边岁用至五百九十五万,户部尚书孙应奎蒿目无策,乃议於南畿、浙江等州县增赋百二十万,加派於是始。 嗣后,京边岁用,多者过五百万,少者亦三百馀万,岁入不能充岁出之半。”(《明史》)
嘉靖大兴土木,疯狂的花钱,逼得户部尚书都没辙,只能不断对百姓增加赋税。这个口子一开,明代的百姓就陷于水火中了。
嘉靖一朝名臣辈出不假,但拥有无数名臣的嘉靖一朝边防废弛,大军羸弱,财政崩溃,生灵涂炭,北部的游牧民族、东南部的倭寇,西南的少数民族一下都涌上来了。
既有能臣,为何天下局势如此糜烂?
因为能臣都能在争权夺利,就算有人想做点实事,也不得不被裹挟到嘉靖一手炮制的党争囚笼中。嘉靖像看着斗兽场的看客一样,津津有味地观赏着一位位富有权谋的臣子们互相倾轧。在内斗中,朝纲陷于混乱,天下愈发糜烂。
嘉靖不了解吗?
他当然了解,能够二十年不上朝却能把持大权的他怎会不了解自己所作所为带来的结果。可是嘉靖不在意,百姓的困苦和官员们的窘境嘉靖不在意,他在意的是权力,是金钱。客观地讲,历朝历代的皇帝终究都是站在统治阶级立场的,但他们或因为仁心,或出于国家长久发展的目的,做得不会太过分。可嘉靖不一样,他了解一切,但不在乎,为了一己私欲,他可以挖老朱家的根,刨明代的墓。
嘉靖一朝已经是明代的中后期,官僚体系陷入僵化和腐败是规律使然,但嘉靖皇帝无疑推动了这个进程,并制造了一个完全畸形的时代,一个人与人斗的时代。
嘉靖是权力的天才,但他绝不是一位明主,他的所作所为,给明代这个步入中年的帝国重重一击,让他蹒跚着走向死亡。
参考资料:
《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