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秀网 > 健康 > 正文

心理学家:你至少比镜子中的自己丑30%,原因在于这三点

对于美,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想法,万事都有两面性,不可以从单一角度分析,需要从多方面来考虑,如此才能够得出真实有效的结论。
在生活中,总有一些莫须有的定律,比如多重镜面效应,比如曼德拉效应,这就仿佛是虚幻和现实的交叉,总会给人带来完全不一样的结果。
许多人在照镜子时总会发现自己美如天仙,可是心理学家就曾明确指出,你比镜子中的自己至少丑30%。
在现实生活中不少人觉得自己不够上镜,可是明明看着镜子中的自己还算可以,拍完照片后却显得比较呆板。
其实科学家一直会对于人类外貌探索研究,这些年来也有学者发现,镜子中所看到的自己和别人眼中有着天壤之别,真实的自己最起码要比镜子中丑30%。

心理学家:你至少比镜子中的自己丑30%,原因在于这三点1

这可能和人际吸引力有关,人总是会被熟悉的事物所吸引,因为熟悉才能够带来安全感,可以有效激发人提防之心。

冻脸效应

主流观念认为,不上镜现象的出现和心理学冻脸效应有关,最早是在加州大学一位研究专家提出,该理论认为静态脸的吸引力一般是无法比得上动态脸。

平时在照镜子时一般不会静止不动,还会调整角度和姿势,神情会有变化,甚至还会做一些挑眉、微笑等微动作,会让人看上去栩栩如生。相比之下,照片都处于静止状态,静态画面不能真正让人感受到魅力。

并且不上镜的人,虽然可能没有镜子中这般美妙,但也绝不会如同相片中这般丑陋,从心理学角度来分析,一个人的真实长相一般都是在照片和镜子之间。

心理学家:你至少比镜子中的自己丑30%,原因在于这三点2

心理学家曾经就提出过一个神奇的公式:人与人沟通展示的信息中,包含了7%的语言信息,55%肢体语言信息,还有38%声音信息。

暂且不说这个神奇公式准确性有多少,至少这个公式给大家透露出一个关键信息——要想吸引别人还需要面对面交流,仅仅是通过照片,根本就无法体现出独有魅力。

光环效应

美国心理学家在经过长达10年的研究之后,认为在世界上存在光环效应并且具备合理性。
这或许是爱屋及乌效应,每个人在照镜子时总会不由自主美化自己,镜像中自己和照片中的自己一般会有白平衡的差别,人脸状态在不同光线下会有所区别,很多人在拍照时并不具备良好光线条件,所以拍摄的照片大部分不尽人意。

心理学家:你至少比镜子中的自己丑30%,原因在于这三点3

可是当人们在照镜子时,狡猾的大脑一般会自动帮助人体补光,所以这一种光环效应下必然总会觉得各方各面都出类拔萃,大脑会认同于长得好看的自己,而并非是侧重于真实的自己,这是心理学常见之现象,同样是人性体现。

左脸效应

科学家之前曾经提出过左脸效应,他们认为左脸一般是由大脑控制一部分情绪,所以左脸往往要比右脸更能体现出表达性。

我们不妨可以尝试着回忆一下,平时在拍照时是否会不自觉将左脸露出,所以人们在照镜子时也会自然而然地看向左脸。

因为这一个细枝末节的举止,所以就能够有效忽视五官不对称的遗憾,侧脸角度可以让人体的鼻子更为高挺,所以说这一种习惯必然会让人们看上去比镜子里的自己更好看。

心理学家:你至少比镜子中的自己丑30%,原因在于这三点4

可是照镜子并不能够真真切切体现所有,拍照也并非完全是真实的,如果想要知晓真实容颜,不妨和镜子之间拉开一些距离,在自然的光线下才是我们真实颜值。

总而言之,不管是镜面效应又或者光环效应,对于任何的事物都不可以轻而易举相信,还需要从多方面来考量,只有经过科学数据认定,才能够真正拥有可信的数据。

毕竟在检验真理时,科学就是唯一的标准。

心理学家:你至少比镜子中的自己丑30%,原因在于这三点5

人和物体都会有两面性,所以就应该用心发现,用心领悟,整个世界镜面中自己同样会更为自信,外在的美也并非是真正的美,很多人可能过于注重于外观,而完全忽略内在美,在注重外在美时不要忽视内在美,只有内外兼修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