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淞沪停战协定丧权》丧权辱国吗 国外是如何看待淞沪会战的
1937年淞沪会战爆发后,除了日文报刊和日本控制的外国媒体,绝大多数在上海出版的英文报刊,尤其是英国人创办的《字林西报》(North China Daily News)和美国人创办的《密勒氏评论报》(The China Weekly Review)、《大美晚报》(Shanghai Evening Post and Mercury)等都刊发了大量的图文报道,积极声援 抗战,谴责日军的法西斯暴行,赞扬 军民的众志成城。本文以《密勒氏评论报》和《生活》杂志为例,介绍美国媒体对淞沪会战的报道。
《密勒氏评论报》
100年前的1917年6月9日,《密勒氏评论报》创立于上海,创始人是密苏里大学毕业生中最早来到 的新闻记者密勒(Thomas Franklin Fairfax Millard)。1922年,鲍威尔(John Benjamin Powell)接任该报第二任主编。1923年6月,鲍威尔把英文刊名改为The China Weekly Review(《 每周评论》)。
鲍威尔
《密勒氏评论报》的读者以在华的外国商人、使领馆人员、传教士、新闻记者和 的 、商人、知识分子、学生为主。该报的海外读者虽然不多,但分布极广,世界各大图书馆都是其常年订户。在《密勒氏评论报》的编辑政策宣言中,鲍威尔曾指出:“本报历来主张 为独立自主的国家,而不为西欧或东瀛之附属品。”
淞沪会战爆发,鲍威尔和报社毫无准备,虽然翌日的报纸(8月14日)还可以正常发行,但随着交战升级,形势急转直下。由于印刷厂正好位于中日交战的火线上,印刷工人全都弃厂而逃,后多亏鲍威尔手下的一位印刷工人推荐了位于一幢大楼地下室的小型印刷所,8月21日的《密勒氏评论报》才得以印刷完成。
1937年8月21日的《密勒氏评论报》头版
鲍威尔戏称他的报纸是货真价实的“地下”出版物,虽然版面从原来的40页锐减至16页,但仍用将近6个版面回顾了淞沪会战开战后上海发生的各种事件。第一篇相关报道名为《上海深陷于现代战争的恐怖中》,给出了驻沪外国人的具体伤亡情况。关于战事进展,该期报纸及时回溯了8月16日晚 鱼雷快艇击伤日本旗舰“出云号”,并迫使其从虹口日本领事馆附近水域转移到黄浦江中游;以及8月17日 第九集团军对日军在杨树浦和虹口的多处据点发动总攻的情况。
出于对日军暴行的强烈愤慨,《密勒氏评论报》9月4日刊文《日本人的道德和红十字会旗的神圣》进行谴责:“日本对学校、车辆等进行无差别的轰炸,还对插着红十字会旗帜的车辆进行轰炸,造成了大量无辜平民的伤亡,但日本人却诡称这是因为有人想把红十字会的旗子当作幌子,进行反日活动。”
夜间定时曝光照片:虹口、杨树浦和浦东的工业区遭战火吞噬,财产损失在2500万到3500万美元之间
中日双方在上海开战约一个月后,《密勒氏评论报》开始整理出版淞沪会战大事记,每一期报纸均辟出专栏详述过去一周的每日突出事件,一直坚持到1937年10月23日出版的那一期。
前周每日突出事件汇总
除了定期回顾前周战况,《密勒氏评论报》也积极宣传 军队的英雄事迹和不俗战绩,比如在开战之初的一则报道:“8月14日,年仅26岁的 上尉梁鸿云在驾机炸毁一艘日舰后遭遇两架敌机攻击,他的脊柱和胸部中弹,飞机也被日军防空火力的弹片击中。但梁鸿云依然顽强地驾驶飞机安全降落在 防线内的机场,虽然他被立即送往医院抢救,但终因伤势过重而壮烈殉国。”又如在10月2日给出的战果统计:“日本 仅在8月21日就损失了19名飞行员。在两周内54名 飞行员总共击落了62架日本军机。”(所有损失后得到日本 省的确认)
日本 在一天内就损失了19名飞行员
9月18日,《 的士兵担守土之责为民族而战》一文如此对比中日军队的风纪:“在上海的外国人普遍赞赏 军队高昂的士气、纪律严明和良好的行为。在此危急存亡之秋,接触过 士兵的大多数外国人见证了他们的热忱和友好。现在只有日本人以及日本人的朋友们和雇员们,在评价 士兵时使用‘无礼’这个词,而外国朋友最近的切身感受是日本士兵才真正是粗暴无礼的。”
女兵(上)和参加过宝山守卫战的士兵(右下)
日军在上海虹口部署高射炮阵地
感召于 军民同仇敌忾、共赴国难的民族救亡精神,《密勒氏评论报》宣传和鼓励 人民团结抗敌:“我们应该向上海的全体居民,包括外国人,尤其是 人,在这种比卷入世界大战的城市更为恶劣、恐怖的条件下所表现出的坚韧不拔致敬。”“今天,数百万的 人团结一致、热情高涨地支持 士兵:上层人士为他们捐款,妇女们为他们准备后备军需,少男少女们则为士兵们当勤奋的‘侦察兵’,或为前线的士兵们募捐。”
11月6日图文:上海妇女向曾坚守四行仓库的第88师士兵呈递慰劳品
11月6日,杰出的时政评论人孟长泳的文章《四万万六千万 人誓将抗战进行到底》如是说:“ 最偏远的省份的部队也奔赴上海战场,当广西的第五路军将士辞别家乡父老时,送行的民众鼓励他们英勇作战,一血中华民族的屈辱。即使是乡间老妇,在送别她们的儿子或孙子时也没有落一滴眼泪,而只是叮嘱他们要誓死杀敌。”
《四万万六千万 人誓将抗战进行到底》
《密勒氏评论报》通过刊登社论、专文、读者来信、照片以及漫画等各种方式揭示日本侵华战争的残酷,敦促美国等西方国家干预中日战争,呼吁国际社会捐款捐物或直接来 参加救护工作。据《密勒氏评论报》报道,经战后统计,从8月13日淞沪会战开始到11月15日战役结束,上海的各家红十字会医院负责救治的负伤的 士兵和上海市民合计近两万例。
漫画日本的“亲善之道”
正是由于《密勒氏评论报》不畏强暴,坚持客观公正的报道和评论,又有一大批对 人民友好的著名记者和远东问题专家为其撰稿, 所以它的很多文章被国内外媒体广泛转载、摘译和援引,其 内的知名报刊有《新华日报》、《解放日报》和《大公报》等等。
《生活》杂志
在太平洋彼岸,一位出生于山东蓬莱、有着深厚 情结的传媒巨子,也非常同情和支持 的抗战事业,他就是美国著名新闻杂志《时代》周刊和商业杂志《财富》的创办人亨利·卢斯(Henry Robinson Luce)。1936年11月,他又在纽约创办了图片周刊《生活》杂志(LIFE),以摄影纪实作为其定位。
著名战地摄影师卡帕拍摄的年轻的 士兵
“七七事变”爆发后,亨利·卢斯以《时代》周刊和《生活》杂志为主要载体,用较大篇幅报道 抗战。虽然在1937年夏秋之交时《生活》杂志创刊还不足一年,但仍以其精美的图片和短小精悍的文字说明赢得了越来越多美国读者的青睐。淞沪会战爆发后,从10月4日起,几乎每期《生活》杂志都有至少两个、最多七个版面刊登大幅图片,揭露日本进行全民战争动员、妄图吞并 的野心,谴责日军的种种暴行,展现 军队的抗敌意志。
截止到1937年10月初的 的战争形势图
1937年8月28日下午,两个飞行中队的日军轰炸机向上海南站月台上正在等车的大批难民投弹,当场炸死二百多人,其中包括15名婴儿。时任美国米高梅公司《今日新闻》电影摄影师的王小亭赶到现场,用电影摄影机拍摄了现场的惨状。他把截取的镜头胶片交由美国 军舰送到马尼拉,又由飞机送往纽约。“上海南站日军空袭下的儿童”这张照片被刊登在10月4日出版的《生活》杂志上,并配以详细的文字叙述整个轰炸过程和伤亡情况,结果在美国各界激起了巨大反响。不久,美国 将这张照片放在红十字会和国家公债的海报上广为宣传,还制成明信片向美国人民发出捐助呼吁。
据估计,有1.36亿人看过这张来自上海南站的照片
一名上海的童子军在上海南站遭轰炸后的现场给那个受伤的幼儿包扎伤口
进入9月后,随着淞沪会战打得愈发激烈,日军不仅从华北和台湾抽调部队增援上海派遣军,也加紧在日本国内征召预备役人员入伍。据1937年11月出版的《生活》杂志报道,为大量且快速地补充兵员,日本已将服预备役的年龄上限由22岁增加到32岁。
东京市区的入伍场景
1937年9月中旬,供职于美国《生活》杂志的日本著名摄影师名取洋之助从美国返回日本,他在东京拍摄了一组以应征入伍为题材的纪实摄影作品刊登在《生活》杂志上。下面一幅题为“一个日本烘培师去 参战”的照片就是他被该烘培师邀请到家里聚会时拍摄的。当天晚上,年迈的父母、妻子、四个孩子和亲友们一道为已经不年轻的烘培师饯行,从在场人的神情来看,并没有因为烘培师即将踏上异国战场而表现出离别的伤感,当时日本民众被煽动起来的战争狂热由此可见一斑。
照片中端酒杯者是即将入伍的烘培师,他的母亲手持日本国旗站在背后
至淞沪会战末期,中日双方在上海战场投入的兵员总数已达一百万人左右,随着日军三个多师团的兵力于11月5日在杭州湾、金山卫登陆,整个战场形势急转直下。与此同时,在比利时布鲁塞尔召开了九国公约会议,中、美、英、法、苏等19国均派代表参会, 代表顾维钧在会上恳请各国在道义上、经济上对日本实行制裁,虽经三周讨论争取,终究未能如愿。会议最终草草收场,各国只是在名义上支援 而已,并未通过任何制裁日本的决议。
11月29日出版的《生活》杂志以大幅照片配以文字,扼要地报道了这次会议的缘起和结果。主要内容如下:
11月3日九国公约的8个签字国和其它11个观察员国出席了在布鲁塞尔召开的大会,唯独日本缺席。会中虽两次邀请日本,但均遭其拒绝,会议只从日本得到了一纸声明,大意是:“中日战争与世界其它各国毫无利害关系。日本有义务 与其敌对的 政权。”针对日本的强烈表态,布鲁塞尔会议仅发表了空洞的声明:“日本无权干涉 的内政,中日战争与世界其它各国有利害关系。”因为大会没有通过任何有实际效力的决议,最后只得宣布休会。态度消极的英国 大臣竟然在休会之前就匆匆赶回伦敦去了。
以顾维钧为首的 代表团入场
在布鲁塞尔举行的九国公约会议会场
淞沪会战结束之际,《生活》杂志正好届满“一周岁”,它用了两个版面和多幅照片反映了 军队开赴上海前线与日军苦战的场面。标题是《 在上海历时三个月的英勇抗击被瓦解了》。1937年11月22日出版的《生活》杂志“一周年纪念号”如此评价淞沪会战的意义:“现代时代发生的一件最伟大的新闻事件之一就是 人民在上海抵御日本军队的侵略。在三个月的战斗中,几十万 军队书写了史书上的新篇章,他们向世人证实了 人民也可以有宁死不屈的意志。”
以下的几张照片展现了中日军队在上海市区内进行的残酷巷战。从其中一张照片里可以看到,一位 士兵坚守在悬空的交通指挥岗亭上,只有一把简易铁梯通往地面,该图片的杂志配文称之为“无退路的阵地”。 士兵不惜置己于绝地而与日军死战,令人唏嘘不已。
日军士兵在楼梯的护墙砖上凿出射击孔
日军坦克向街旁建筑内的 军队进行扫射
据守在交通岗亭上的 机枪手
1937年11月淞沪会战结束后,在上海出版的很多英文报刊仍继续正面报道 抗战,直至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上海公共租界全部沦陷,《密勒氏评论报》、《字林西报》和《大美晚报》等英文报纸相继被日方查封或接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