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妙玉为何会住进贾府?与王夫人有何关系?
妙玉是小说《红楼梦》中的人物,金陵十二钗之一,感兴趣的读者和知秀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王夫人弄进一个图谋金玉良缘的宝钗来也就罢了,后面还又弄进一个狂妄自大、嚣张傲慢的妙玉。我就有点想不明白了,她到底意欲何为?况且,依照王夫人的性格品性,妙玉也不是她该“欣赏器重”的人啊。
妙玉不仅长得标致漂亮,而且才华出众、气质过人。王夫人一向“最恨这样的人”,怎么就突然改变了心性,还亲自命人下帖子去请呢?这到底是哪根筋搭错了?
后来再仔细读一遍《红楼梦》,并前后照应、认真梳理了一下,才有点开窍了:王夫人请妙玉来,并不是让她来诵经礼佛的,而是特意来给黛玉“指路诛心”的!
1:妙玉“特殊”的身世背景,令王夫人心头一亮
起初,我是真没看出妙玉存在于荣国府的必要性,后来才有所顿悟——妙玉在荣国府最大的用处就是给黛玉“诛心”,并且成为黛玉人生路上的一盏“导航灯”。
咱们先来看看林之孝家的在给王夫人介绍妙玉时,是怎么说的。原文如下:
采访聘买的十个小尼姑、小道姑都有了。外有一个带发修行的,本是苏州人氏,祖上也是读书仕宦之家。因生了这位姑娘自小多病,买了许多替身儿皆不中用,到底这位姑娘亲自入了空门,方才好了,所以带发修行,今年才十八岁,法名妙玉。如今父母俱已亡故,身边只有两个老嬷嬷,一个小丫头服侍。文墨也极通,经文也不用学了,模样儿又极好……”
还是那句话:王夫人不是一向最憎恨“极通文墨又标致多病的女孩子么?”林之孝家的怎么偏偏去寻了这样的人来?
更主要的是,这位小尼姑还不是专业的,只是带发修行。说白了,出家只是做兼职,为的是给自己治病,并非虔心向佛。单凭妙玉这一点,出家的目的就不纯,怎么能够感动菩萨来保佑娘娘和荣国府的平安顺遂、飞黄腾达呢?
由此可见,王夫人一心向佛的心也是假的,就凭她找一个业余的尼姑来糊弄菩萨,就说明她向佛的心不虔诚。
那么,问题来了,林之孝家的又为何敢找这样一个业余尼姑来“敷衍”王夫人、并且还得到了王夫人的首肯与重视呢?
说到这里,我们就不得不提及黛玉刚进荣国府时,那番自我介绍了。黛玉是这么回应大家对她“先天不足”的疑惑的:
“我自会吃饭时起,就吃药了,听母亲说,在我三岁那年,曾有个癞头和尚要度我出家。还说,若不出家,她这病是断不能好的。若要好时,除非从今以后不许见哭声,也不见外姓亲友……疯疯癫癫说了这些不经之谈,也没人理他。”
黛玉这番话是什么意思呢,虽然年幼的黛玉并不能理解癞头和尚的那番话,可是,作为心机深重又老于世故的王夫人却听出来了——黛玉根本不适合嫁人。
或者说,不适合嫁给“外姓人”,她与佛有缘,命里该出家的,既然林如海夫妇不肯舍弃她,那么,她这病就会跟随她一生,断断不能好的。
黛玉唯一能治愈顽疾的方法就是“出家”为尼,哪怕是带发修行,只要侍奉了佛祖,就能自愈。而且,她这个病,借用替身肯定是不管用的,只能“亲力亲为”。但凡替身管用,林如海夫妇也就不至于让爱女身带顽疾、拖延至今了。
所以,大家在看到林之孝家的这番描述时,是不是会情不自禁地联想到黛玉呢?她们二人的出身地域,身世背景,自身条件、包括命运遭际是如此的相近相似,唯一的区别只是:一个出家了,一个尚在“红尘中”。
因此,王夫人听罢林之孝家的这番描述后,不由心头一亮,大受启发,当即决定,把妙玉接来,哪怕是我亲自下帖子请也在所不惜。
妙玉起初假惺惺推让了一番,说什么“侯门公府,惯会以势压人,我是不去的。”结果,接到王夫人亲自下的帖子以后,便屁颠屁颠地跟着来了,也没有第二次拒绝。
还是那句话,妙玉应该属于王夫人最不待见的类型,尤其是她的:“气质美如兰,才华阜比仙。”就更犯了王夫人的忌讳。王夫人欣赏的是那类“粗粗笨笨、藏愚守拙”甚至胸无点墨的女子,简单点说就是——与自己类似的女人。
可妙玉的自身条件与王夫人截然相反,她们显然不是一路人,为何王夫人还坚持接了来呢?她接妙玉来,到底是想干嘛?
2:妙玉的“妙用”
妙玉名字的谐音倒像是恰恰对应了王夫人的心思——“妙用”。
众所周知,贾母把黛玉接进府来的目的,就是打算把她许给自己的宝贝孙子宝玉,而黛玉本身又是贾母的亲外孙女,如果能成为宝玉的妻子,那就可以长长久久地留在自己的身边,自己也可以尽心竭力去守护他们了。可谓“四角俱全”。
然而,当时的黛玉还小,并不明白贾母的良苦用心,所以,初进贾府时,黛玉就把自己的身世奇缘当众揭晓了。这等于在变相说自己与佛有缘,以自己这病弱的身子,根本没有嫁人的资格,只有去侍奉佛祖才能好。不然,纵然吃仙丹妙药也无济于事。
更关键的是,黛玉的“先天不足”无法用替身去治愈。如果能,父母早就给她找替身了,既然没痊愈,说明找替身的方法行不通,只能亲自出家。
可是,爱黛玉心切的贾母,怎么甘心接受这样残酷的现实?她宁可常年让黛玉吃“人参养荣丸”,也一定要治愈黛玉的病,让黛玉的“宿命论”不攻自破,也让王夫人无话可说。因此,一向信命的贾母,在自己最爱的人面前,却偏要与命争一争。
她之所以迟迟不敢强行包办黛玉与宝玉的婚事,也是怕黛玉万一婚后出了“意外”,那倒真是授人以柄、悔之晚矣了。所以,当务之急是先把黛玉的病治好,如果能好,这说明,黛玉是可以嫁人的,是可以不必出家就能康复的。
然而,事与愿违,黛玉的病是肉眼可见的无法好转,眼见宝玉的年纪一拖再拖,而黛玉的病又不见任何起色,贾母心急如焚,王夫人却暗自窃喜。为了能让贾母和黛玉彻底死心,她才派人寻访了与黛玉类似的女子,让妙玉来现身说法,也正好给贾母和黛玉敲一敲警钟,看一看因果。
潜在的意思是:“老太太也别再执迷不悟了,你的坚持是没用的。黛玉也一样,你纵然与宝玉两情相悦也没用,你的病根本治不好,这是上天的安排。你有你的定数,我们宝玉也有我们宝玉的姻缘和定数,不能因为顾及你的感受、迁就你的命运,就耽误了我家儿子的人生大事。
况且,你除了嫁人,也并非没有别的选择,可以像妙玉一样,就地出家。妙玉的现在,完全可以成为你的未来。你依然会待在荣国府,依然会生活在你外祖母的身边,这有何不可呢?”
这不等于是变相给贾母和黛玉诛心吗?是的,这就是王夫人执意要把一个自己讨厌的女子接进府来的“内在原因。”
当然,妙玉也不负王夫人的“重望”,故意在黛玉面前撩人家的男朋友,还当面讥讽黛玉是“大俗人”,有效打击了黛玉的自信心与自尊心。
潜在的意思是:“你痴情宝玉又怎样?你终究得不到他的。就如我,即便思慕于他,还不照样是青灯古佛伴一生?我们都是一样的命,你趁早醒醒、回头是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