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秀网 > 历史纪事 > 正文

传闻楚王无法生子,黄歇扶持自己的孩子上位是真的吗?

传闻楚王生不出孩子,黄歇扶持自己的孩子上位是真的吗?这个是真的,具体方法就是把已经怀孕的妻子献给楚王,下面知秀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我们首先来讲一下楚考烈王,楚考烈王名叫熊完,是楚顷襄王的儿子,也是当时楚国的太子。公元前298年,秦国出兵攻打楚国,并且军事势力已经蔓延到楚国的都城。

当时正处于六国争霸时期,秦昭王本想继续攻打楚国,来进一步扩大自己的王国势力。楚国人黄歇来到秦国上书秦昭王,表示秦国与楚国此时是最强大的两个国家,虽然楚国实力不敌秦国,但两军一旦开战,势必是两败俱伤的局面。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这样的结果只能是韩赵魏齐等其他国家捡了便宜。黄歇建议秦昭王,不如秦楚两国暂且达成盟约,先一致对付其他国家。秦昭王被黄歇说服,与秦国缔结了盟约。

楚顷襄王为了保住自己国家的子民,不得不对秦国讲和,并且将楚国太子熊完送到秦国当人质,随太子一同前去秦国的还有黄歇,主要任务是保护太子。

熊完虽是楚国的太子,秦国人表面尊敬他,但在衣食住行方面,却对他十分苛刻。为了楚国的安危着想,熊完也只能忍气吞声。

公元前263年,楚顷襄王患病。太子熊完听说自己的父亲病重,就想回去服侍父亲,尽自己的一份孝心,毕竟这么多年他都没能陪在父亲身边,熊完心里十分有愧。

但是秦昭襄王认为,此时放太子回去就是放虎归山。毕竟在秦国的这些年,太子一直都隐忍不发,对于秦国的怠慢也从未有过半句怨言,始终脸上一团和气。秦王认为这个太子不简单,要是放任他回去,将是对秦国巨大的威胁。

熊完因为不能回归楚国,整天忧愁满面。黄歇见状,前去拜见秦国丞相范雎。

黄歇对他说:“秦国扣留楚国太子,无非是想作为棋子来要挟楚国国君,但此刻楚顷襄王怕是不久于人世,太子想要回去尽最后一份孝心。秦国若是此时成全了太子,日后太子即位一定会心存感激,与秦国再修盟约。

但若是秦国不放太子回楚国,等到楚顷襄王驾崩之后,太子不在,势必会另立他人为楚王。太子也不再有任何的利用价值,万一新即位的楚王联合其他国家攻打秦国,对于秦国来说不但捞不着一点好处,反而给自己国家带来了麻烦。”

听完了黄歇的话,范雎表示要请示秦昭王,之后给答复。黄歇等了几天之后不见人来回话,决定冒险一搏,为太子赢得一线生机。

黄歇让太子打扮成车夫的模样,买通守卫,跟着出关的车辆一起逃离了秦国。为了避免秦王来召见,没有人接应,黄歇则留下来假扮太子。并且对外宣称太子偶感风寒,不便见客。但最终还是被秦王发现了,好在太子熊完已到达了楚国。

秦昭王十分愤怒,想将黄歇斩首示众以儆效尤。但是范雎表示,黄歇冒死救了熊完的命,等到熊完即位之后,一定会重用他,何不就此拉拢楚国,让黄歇回去。秦昭王听从了丞相的建议,黄歇得以回到楚国。

黄歇回到楚国三个月之后,楚顷襄王驾崩,太子熊完即位,为楚考烈王。因为念着黄歇以死相护的恩情,熊完即位之后立即封他为春申君,并且将淮河以北十二县的封地都一并赏赐给他。

即位后的楚考烈王,在黄歇等一众大臣的辅佐下,将楚国治理的井井有条,百姓安居乐业,国家蒸蒸日上。

但是楚考烈王却有一个十分难以启齿的忧虑,楚考烈王后宫佳丽三千,却始终没有子嗣。为此,看过无数的医官,服用不计其数的药方来调理,始终没有一点效果。

黄歇为此十分忧心,甚至一度怀疑是因为后宫嫔妃都是楚国人,才导致的无法孕育子嗣。于是他亲自派人去海外寻找貌美如花的女子来献给楚考烈王,但还是不能孕育子嗣。

正当黄歇焦头烂额,一筹莫展之时,有位赵国人李园给黄歇献计。他提议黄歇将自己怀孕的妻子献给楚考烈王。

这样不仅可以解决楚国国君无子嗣的问题,来稳定社稷,以防有人犯上作乱。另外一方面,对自身利益来说,将来楚考烈王驾崩之后,自己的儿子成为楚国国君,岂不是更荣光。

黄歇本来不能答应,“一日夫妻百日恩”,自己怎么能为了一己私利而出卖自己的妻子呢。但是看到自己的君主因为子嗣的问题茶饭不思甚至影响国家治理的时候,黄歇身为君主最重用的臣子之一,理所应当为君主排忧解难。

于是黄歇将自己的妻子送给了楚考烈王,并且隐瞒了她怀有身孕这件事。看着面前的美人,楚考烈王没有一丝怀疑。不久之后,楚考烈王发现爱妃怀孕了,十分高兴,特地赏赐了楚国上下。

十月之后,女子生下一名男婴,不出意外的被楚考烈王封为太子。公元前238年,楚考烈王病重,在治疗了十几天后,不幸去世。去世后,唯一的子嗣也就是黄歇的儿子登基为新一代楚王,就是历史上的楚幽王。

此时的黄歇并没有谋权篡位的想法,只是想好好的辅佐自己的儿子—新一代楚王治理好整个楚国,但是没想到,无妄之灾降临了。

之前给黄歇出主意的李园,凭借着三寸不烂之舌,已经成为了与黄歇同级的官员。害怕黄歇将自己杀人灭口,好霸占整个楚国。李园抢先一步,将黄歇暗杀在棘门口,并且以叛变罪满门抄斩。而黄歇这件事,也被概括为成语“无妄之灾”流传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