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秀网 > 国学文化 > 正文

《四月十一日初食荔支》该如何理解?创作背景是什么?

四月十一日初食荔支

苏轼 〔宋代〕

南村诸杨北村卢,白华青叶冬不枯。

垂黄缀紫烟雨里,特与荔枝为先驱。

海山仙人绛罗襦,红纱中单白玉肤。

不须更待妃子笑,风骨自是倾城姝。

不知天公有意无,遣此尤物生海隅。

云山得伴松桧老,霜雪自困楂梨粗。

先生洗盏酌桂醑,冰盘荐此赪虬珠。

似闻江鳐斫玉柱,更洗河豚烹腹腴。

我生涉世本为口,一官久已轻莼鲈。

人间何者非梦幻,南来万里真良图。

译文

南有杨梅北有卢橘,白色的花朵青青的叶子冬天也不落败。

烟雨蒙蒙的春天,它们的果实开始成熟,堪称荔枝的先驱。

荔枝的外壳好似海上仙女的大红袄,荔枝的内皮便是仙女红纱的内衣。

根本无须美人杨贵妃赏鉴,荔枝本身自有动人的资质、绝世的姿容。

天公遗留这仙品在凡尘,不知是有意为之,还是无意使然。

这荔枝与松树一同生长,不像山楂、梨子那样,会因霜雪变得果质粗糙。

主人清洗杯盏,斟满了美酒,用洁白的盘子端来了这红色龙珠般的荔枝。

我听说荔枝的美味好似烹制好的江鳐柱,又像鲜美的河豚腹。

我一生做官不过是为了糊口养家,为求得一官半职,早把乡土之念看轻了。

哪里知道人生变幻无常,居然能在异乡品尝到如此佳果,贬谪到这遥远的南方也是一件好事啊。

创作背景

宋哲宗绍圣二年(公元1095年),苏轼在惠州初食荔枝后作此诗。

赏析

绍圣二年(公元1095年)四月,苏轼第一次吃到了因博得过杨贵妃的一笑而闻名的荔枝。经他的品赏,荔枝本身就被比作了穿着绛罗襦和红纱内衫的海山仙人、倾城美女,不是给“妃子笑”作陪衬的物品了。相反在诗里,妃子倒过来只成了荔枝的陪衬,一起作为陪衬的还有山楂和梨,都被荔枝比下去了。与荔枝同享赞美的是作为荔枝伴侣的松、桧和品味相像的江鳐柱、河豚鱼,而杨梅和卢橘则因为比荔枝稍为早熟,许其为“先驱”。东坡先生一边喝着桂花酒,一边饶有兴致地作着点评,令人感到情趣盎然,而细读之下,却又寓意良深。荔支的“厚味”和“高格”原是东坡先生的人格像喻,“不须更待妃子笑,风骨自是倾城姝”,寓含着不需要皇家的赏鉴,其自身的美便具有价值的意思。

与黄州时期咏海棠的诗相比,虽然都是以物自比,借物抒怀,但含义很不相同。海棠诗是一片凄清寂寞的氛围,诗人与海棠孤独相对,同病相怜;此诗却显得热闹,为荔枝找了许多先驱、陪衬和伴侣,仿佛并不孤独。海棠是那种流落异邦、得不到欣赏的美,荔枝则是自具风姿、远处南方的云山之上与松桧同老、不必等待欣赏的美。所以,写海棠诗的苏轼心怀孤傲不平之气,写荔枝诗的苏轼则找到了自己的归宿,颇为放达自适。所谓“南来万里真良图”,这远离朝廷、没有霜雪打击的南方,才是适宜于荔枝生长之地,回顾北方的霜雪之下被困的山楂和梨,真是粗俗之物了。

因此,作此诗的次年,苏轼再次吃到荔枝的时候,就更明快地表示: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