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劳动的“温度”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 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找回劳动的“温度”》。
同学们,自呱呱坠地,我们就享受着父母为我们付出的劳动,我们总听到有人说“哀哀父母,生我劬劳”;当我们牙牙学语时,记下的第一句诗便 是“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在校园里,随处可见“劳动最光荣”的标 语。我想自豪地说:我们自小就感受到劳动是有“温度”的——它带着妈妈的体温、农夫的体温、师生的体温……
可是,这种“温度”对于我们来说,仿佛已经渐行渐远!同学们,今天的我们对于劳动恐怕已滋生了一些厌恶与疏远。我们总是那么害怕,怕苦怕 累,怕耽误学习。甚至有人认为,在这个科技发达的年代,人工智能可以将 我们的劳动完全取代。
的确,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我们作为“高级”的灵长类动物,只需在计算机前坐享其成。可这也是个最坏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我们失去了学 习的动力和目的,因为我们失去了实践的机会;在这个时代里,我们的劳动 成果是那么冰冷,因为我们夺走了汗水的温度。
不知道同学们是否感受到了那么一点点难以言状的忧伤:我们,已经失去了用双手创造快乐的能力。
我们已逐渐忘记,“稻花香里说丰年”的愉悦,忘记了“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中的“真意”,忘记了“洗手做羹汤”的甜蜜,忘记了“面朝黄 土背朝天”的渺小的自豪。
可是同学们,华夏民族是农耕民族啊!华夏子孙是劳动人民的儿子啊!我们怎该忘记,我们又怎能忘记!万幸之至,还有人记得,让我们警醒!
那是张广义老人,独自守护 70 年,守着北京最后一家钢笔修理铺,守 着民族工匠精神,因为“我不相信机器,我只相信自己的手”;还有守岛英雄王继才,33 年与妻子坚守在开山岛上。他们为迷失在现代科技中的我们, 点亮了一盏永不熄灭的明灯。他们守住的不仅是劳动的行为和精神,更是中华五千年的传统,是劳动应有的那个“温度”。
说了这么多,有同学会问了,那我们到底该怎么找回劳动的“温度”呢?在这里我想举一个我自己的例子。在我家旁边有一家素食馆,每年寒暑 假,我都会去素食馆做社会实践活动,在那里宣传素食文化,并将营业所得 用作公益。那时我便油然而生一种自豪感,那是作为志愿者身处公益中所产生的自豪。——原来,劳动的“温度”就在我们每个人的手中!
所以,明天的你,也许在案上笔耕不辍,眼前的窗户映着夜晚的星光;也许在初春的田垄上挥汗如雨,嘴角的笑容映着天边的朝阳;也许在三尺讲 台传道授业,岁月在琅琅书声中从未被虚度。到了那时,我们便可以自豪地 说,我们终于找回了劳动的“温度”。
我的演讲结束了,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