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秀网 > 国学文化 > 正文

红楼梦中鸳鸯最后的结局怎么样?有何真相

金鸳鸯是红楼人物之一,她在《红楼梦》一书中,是贾母的大丫头。接下来知秀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

贾母作为贾府的第一大家长,堪称是《红楼梦》中女儿国的国王,正因为她的存在,园中女儿们才得以度过一个个美好的童年,但这并不代表贾母是十全十美的,身处封建社会,并且作为封建统治者,她身上也不可避免地沾染了封建统治阶级的冷血无情。

读者一向都是最善良的,普遍大众在读《红楼梦》之时,总会着眼于贾母的“善”,眼睛只看到贾母善待刘姥姥,体贴林黛玉,溺爱贾宝玉等事,这些固然是对的,但曹雪芹严格秉承写实风格,还是将贾母身上的封建统治的特性一一点出,鸳鸯之死就是最好的证明。

书中第四十六回“鸳鸯女誓绝鸳鸯偶”中,贾赦威逼利诱想要纳鸳鸯为妾,性情刚烈的鸳鸯自然不从,当着贾母等众人的面绞发明志,贾母大怒,但大怒之下所说的话却令人深思。

贾母听了,气的浑身乱战,口内只说:“我通共剩了这么一个可靠的人,他们还要来算计。”——第四十六回

听听,贾母生气不是因为贾赦强娶鸳鸯这件事,也不是因为贾赦不思进取,只一味好色,而是因为贾赦要抢走自己身边最得力的丫鬟。

而关于贾赦为何要纳鸳鸯为妾,有红学研究者验证:鸳鸯并非风华绝代之美女,贾赦却欲纳之,实图贾母也。鸳鸯作为贾母最得力的丫鬟,甚至连贾母的财物也是由她来保管,贾府缺钱之际,王熙凤、贾琏都偷偷拉拢鸳鸯,希望能从贾母处弄来几箱子金银器物,换几千两来应急,因此贾赦图贾母财物,故要纳鸳鸯为妾,不失为一种合理解读。

言归正传,不论贾母是否看到贾赦这一层目的,总之她老人家是生气了,这份生气不是为了鸳鸯,而是为了自己,因为:贾赦要抢走自己唯一喜爱的丫鬟。此处,鸳鸯仿佛成了一件器物,供这些封建统治者争相抢夺的工具。

而其后,贾母对邢夫人的训话更加证明了这一点:

贾母道:“我正要打发人和你老爷说去,他要什么人,我这里有钱。叫他只管一万八千的买。就只这个丫头不能,留下他伏侍我几年,就比他日夜服侍我,尽了孝的一般。”——第四十七回

贾母此番话更是将封建统治阶级对被统治阶级的冷血无情展现得淋漓尽致,此后,贾赦果真花了八百两银子买了个十七岁名叫嫣红的女孩当小妾,在贾母看来,只要别把自己用的得心应手的鸳鸯抢走就行了,其他哪个女孩子遭殃,跟她无关,她甚至主动给贾赦金银让他买小妾。

鸳鸯的脱难,并不像广大读者理解的那般温暖和谐,其实只是封建统治阶层之间产生了利益冲突(贾母与贾赦),鸳鸯在双方的冲突之间的夹缝中才得以生存,她本身根本没有入统治阶级的眼,贾母也不会因为鸳鸯是个孩子,伺候我这么多年,感恩鸳鸯才对她施救,这是言情小说的节奏,《红楼梦》的格局没有这么狭小。

之前很多人都问过这样的问题:贾母明知贾赦对鸳鸯起坏心思,为何在临死前不替鸳鸯安排好出路呢?这个问题读到这里大家心中应该也有答案了吧。

而鸳鸯最终之死,也非感恩贾母,故上吊追随其而去,而是害怕贾母一死,无人再护佑她,贾赦经历前事,对她一直怀恨在心,她看到了自己未来的悲惨命运,这才上吊自尽。(余以为高鹗续写后四十回,鸳鸯的结局安排还算合理,故引用佐证)

谁知此时鸳鸯哭了一场,想到“自己跟着老太太一辈子,身子也没有着落,如今大老爷虽不在家......谁收在屋里,谁配小子,我是受不得这样折磨的,倒不如死了干净。”——第百十一回

可见鸳鸯并非是为贾母献身,而是为自己才自尽的。可到了旁人眼中,鸳鸯的这番以死明志的举动却变成了封建礼教的正面素材,邢夫人得知鸳鸯自尽,感叹“我不料鸳鸯倒有这样志气”,就连饱读诗书的贾政也评价鸳鸯“好孩子,不枉老太太疼他一场”,鸳鸯之死摇身一变,变成了她对贾母的忠心。

这一切,正如蒋和森在《鸳鸯之死》中所说的那样:用奴隶的鲜血来涂饰庙堂的彩绘,把血腥气化作道德的芳香,这正是一切黑暗统治者的杀人艺术。

站在封建时代的具体背景来看,贾母如此,贾赦如此,人人皆是如此。